这次大赛是对我专业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历练。这份荣誉将激励我不断突破、持续精进,以更卓越的财富管理能力,回报客户的每一份信任。只有把个人成长融入邮储银行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我加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西城区支行;2025年,我站在邮储银行第九届“十佳理财经理”比赛的冠军领奖台上。8年来,我用踏实与专业,一步步实现了从普通柜员到全国邮储“十佳理财经理”大赛总成绩冠军的跨越。
专业没有捷径唯有深耕
在柜员岗位工作的两年,我深刻体会到金融工作的严谨与专业,并养成了认真细致的工作习惯和真诚服务客户的意识。转岗理财经理后,我始终脚踏实地、专注耕耘,2024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83.63万元,排名北京分行第一、全国邮储第七,理财销量达2.11亿元,保险销售1322万元,其中一单为450万元三年期交保险,创下分行最高纪录。
这张大额保单的促成,背后是不断的坚持与专业的力量。客户周女士源于一位老客户的转介绍。当时客户远在海外,对多家机构的产品进行过对比。面对这一情况,我迅速安排与客户线上沟通。面对客户提出的一个个专业问题,我逐一作了客观细致的解答,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她梳理真实需求,理性对比不同方案的优劣势。最终,客户选择了我推荐的产品,并在此后主动转介绍另一位客户,我又签下百万元保单。
理财经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专业。为提升专业能力,我坚持每天晨会前浏览财经资讯、分析市场动态。接待客户时,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详细了解其资产状况、风险偏好和理财目标,然后为其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确保每一位客户的资产都能得到稳健增值。
成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今年邮储银行“十佳理财经理”大赛前夕,我突发严重荨麻疹,医生建议立即休息治疗。“准备了这么久,却要以这样的原因退场吗?”在备赛的关键时期,我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是放弃比赛安心养病,还是坚持参赛实现梦想?最终,我选择了后者。我一边配合治疗,一边复习备战。上午,我还在医院输液治疗,下午就坐上了前往石家庄报到的高铁。我在高铁上反复打磨面试话术,深度研读备考资料。我深知机会来之不易,身体的不适绝不能影响专业表现,这一次我必须全力以赴。最终,我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拿到了笔试成绩的第一名,又以出色的案例分析和现场表达赢得了面试评委的认可,拿下了总成绩的冠军。我告诉自己: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经历过困难,而是在困难面前依然能够坚持前行。
2023年,我第一次参加“十佳理财经理”大赛。彼时,我虽在北京分行的比赛中夺得冠军,但在总行决赛中未能进入前十名。那时的失利也曾让我感到失落,但我没有气馁,而是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两年来,我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系统补足能力短板,持续精进专业素养。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我坚持每天至少半小时专注学习理论与市场动态,确保决策立足前沿、稳健可靠。在日常客户服务中,我坚持与财富顾问深入研讨每一位客户的具体需求,反复打磨资产配置方案与沟通话术,力求精准匹配,在专业知识、案例分析、现场表达等各方面都下了苦功夫。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困难是成长的催化剂,挑战是进步的阶梯。只有勇于面对困难、敢于迎接挑战,才能在职业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的突破。
团队是成长的坚实后盾
我始终认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优秀的成绩来自集体的努力。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提升网点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作为网点的业务骨干,我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在每日晨会上,我经常分享市场动态和产品信息,帮助同事及时了解行业最新情况;在夕会中,我会结合当天遇到的典型案例,与大家共同分析讨论,总结成功经验和改进方向。针对新入职的员工和转岗的理财经理,我耐心指导他们熟悉业务流程,掌握服务技巧,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除了知识分享,我还积极参与网点联动营销,推动业务协同发展。通过与大堂经理、柜员、客户经理等密切配合,我们建立了高效的客户服务链条:大堂经理初步识别客户需求,柜员进行基础营销,我则负责深度开发和维护,形成了良性的业务循环,有效提升了网点整体效能。
我曾参与总行基金“鲲鹏计划”(第六期)培训,获评“优秀学员”;在总行保险高客营销活动、“数智化”营销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员工”和“标杆员工”;在北京分行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十佳理财经理”等荣誉称号。这些既是对我个人的肯定,更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业务发展。正是这种团队精神,让我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邮储银行创造更大的价值。(胡琬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