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惠巴渝沃野间

——重庆邮政以“三个协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张熙琳2025-05-19来源:中国邮政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重庆市邮政分公司聚焦乡村特色产业,落实集团公司“三策”服务要求,创新“双链工程”产业协同、“邮运通”政企协同、农村金融邮银协同三大推进模式,深度服务重点产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邮政+”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一棵梨树,从入土栽种到硕果盈枝,大约需要4年。一个果园,从小型家庭农场成长为专业合作社,从55亩10万公斤到300亩60万公斤,伍安全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亦用了4年。“是邮政农技指导、销售支持等方方面面的帮助,让我们发展壮大。”日前谈及邮政的产业全程化服务,该合作社社长刘泽群有话要说。自2021年搭上“邮政快车”以来,合作社的亩产量提高16%,年增收50万元。这一成果正是重庆邮政助力产业振兴的生动写照。

  “双链”协同 赋能产业发展

  春日重庆,巫山李花开满三峡,永川茶山嫩芽初吐,万州香橙仍挂果枝头……秀美多样的农业风光也展现出多样化的农业产业。如何服务多样化的产业发展?开展总部级、市级、区域级重点产业分级培育工程是答案。2024年,重庆邮政结合区域产业分布特点,落实集团公司“三策”(“一品一策”“一业一策”“一类一策”)要求,深度服务“8+33+X”重点产业(8个总部级重点产业,33个市级重点产业,X个区域级特色产业)。

  “双链工程”成为“三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即邮政以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链”深度融入“产业链”产、供、销全环节。产前以合作社、站点为阵地,提供农技支撑、资金支持;产中深入村镇开展走访,提供便民服务;产后依托共配中心,提供仓储、物流服务,通过品牌打造、助农直播,拓展购销渠道。

  “简而言之,产业上的客群需要什么,邮政便整合资源,依据产业特点、客群特征提供对应的服务,深度融入产业链条,破解‘三难’问题,带动产业壮大。”重庆市分公司市场部乡村振兴专班员工梁卓浩这样总结。

  例如,聚焦8个总部级产业,重庆邮政按照“一品一策”要求,建农品基地、推客群活动,围绕产业特色和需求,制定覆盖全链条的综合营销服务方案。作为总部级产业之一,去年7月,巫山脆李通过邮政“无人机转运+脆李专机”寄递到全国各地,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此外,重庆邮政还整合果农、合作社、电商等资源,打造产地仓、溯源直播基地,为产业链条带去农资、包装、推广、融资、支付等多项服务。

  不论是总部还是区域,重庆邮政正是通过整合服务链、嵌入产业链,提高产业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2024年不但培育出巫山脆李、忠县大米、城口老腊肉等8个总部级乡村重点产业,还针对33个市级重点产业和多个区域特色产业,惠及1.2万家农业合作社、3000家农业龙头企业,赋能多个农业产业发展壮大。

  “双链”融,产业兴。据统计,2024年,重庆邮政实现农产品交易额7.86亿元、农产品寄递业务量1.61亿件,以邮政服务链带动千家万户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

  政企协同 畅通物流网络

  3月3日,在重庆磊书果品有限公司的海关出境备案包装厂区,一辆大型冷链集装箱卡车装上29吨柠檬发往泰国市场。该公司负责人胡再洋说:“我们通过邮政渠道将柠檬运输出口至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时间从原来至少10天缩减至5天左右。”

  渝货“出山出海”一路畅行与“邮运通”紧密相连。2023年11月3日,重庆市政府与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出探索打造“邮运通”新业态新模式。

  自此,重庆邮政聚焦城乡物流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接下来的一年里,重庆各区(县)邮政对接当地政府部门,整合“交邮商供快”等资源,通过共建共享,建成“邮运通”县级共配中心17个、乡镇共配中心34个、村级站点467个,提升农产品寄递服务能力;推动交邮合作覆盖乡村,复用交邮站点208处,开通联运线路85条,月均代运邮件21万件;各区(县)邮政全面与快递企业合作,邮快合作覆盖98.37%的乡村,“快递进村”、农产品出村邮件量达到2.69亿件……

  可以说,“邮运通”落地的重点之一,便是通过提升基础能力、健全物流网络,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带动农产品销出去、运出去。

  沃野乡村,道路畅通了,产品流通更顺畅了。在“榨菜之乡”——涪陵,每天从高山湾区级物流共配中心到罗云、焦石、南沱3个榨菜主产乡镇之间的“邮运通”车辆往返不断。2024年,邮政企业联合快递企业、供销社、渝运公司开通了3条“区—镇”线路,220万件榨菜等加工制品邮件畅通进城。在永川区深入乡村的“最后100米”,邮供合作推进站点共建、复用,打造综合经营模式,将末端站点建设成为农品进城、“快递进村”的“桥头堡”。奉节脐橙通过邮政定制专线邮路直达黑龙江、西藏等地,潼南柠檬、忠县“忠橙”借助陆海新通道远销海外。

  邮银协同 引来金融“活水”

  4月,在被称作“花椒之乡”的重庆江津,椒农们施肥、打药忙不停,催促着花椒树进入挂果期。以网点为主,江津区邮政分公司市场部、金融业务部员工与邮储银行江津支行信贷经理相配合的走访行动随之启动。

  “走访聚焦于收购商、合作社、种植户等产业主体,既了解了产业行情,也了解了客户贷款、销售、资金归集等需求。”据江津区分公司金融业务部员工丁巧介绍,每年江津邮政都会结合花椒生产周期和走访信息,策划一揽子、全流程、综合化的产业金融服务方案。

  其中,信贷产品“花椒贷”尤受产业客户青睐。“邮储的贷款不仅更优惠,还能优先处理、优先放款。”吴克勋是花椒收购商,每年30万斤的购销量让他面临着不小的流动资金压力。自两年前与江津邮银合作以来,他的“产业贷”金额从50万元增长到100万元,购销规模越来越大,也带动了下游产业发展。

  江津邮银的一系列动作,是重庆邮银协同在农业产业领域探索实践的生动呈现。为丰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重庆邮银联合针对试点区域柑橘、花椒等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一产业一方案”金融服务模式。重庆市分公司、邮储银行重庆分行、中邮保险重庆分公司、中邮证券重庆分公司还整合资源,打造“邮运通贷”“邮运通债”“邮运通保”“邮运通付”等系列特色产业金融产品服务体系,覆盖支付、结算、融资、保险等多功能。

  信用村建设也是邮银协同延伸普惠金融触角的重要载体。2024年,重庆邮银协同打造信用村2052个,建设进度列全国邮政第1位。在各区(县),邮政网点负责人、邮储银行客户经理、村社关键人组成“铁三角”开展营销,走访产业链上下游客群,以CRM系统数据为支撑,运用“两大靶向法”,全面触达产业链上的优质客户,基本覆盖了主要产业。

  融资活,产业旺。2024年,重庆邮银共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贷款17.63亿元,为15.2万人提供普惠保险,定制专属资管产品4只达1.52亿元,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乡村产业兴旺注入生机与活力。